•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 团结 求实 勤奋 进取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动态

驻村驻在村民心里、扶贫扶到山野田间——访淮北一中校友彭程

发布时间:2021-07-31 16:07作者:张玉  来源:淮北市第一中学   阅读次数: 字号:   保护视力色:       

国之富强,行遍万里皆故乡,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不待扬鞭自奋蹄,淮北一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校友们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颂党恩,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淮北一中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


编者按:

繁星点点,挥就浩瀚银河。习总书记的话音犹在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

今天,淮北一中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校友专访系列推出一位优秀校友躬耕在广东乡村的扶贫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里,他仍在驻村扶贫工作一线忙碌着,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彭程,安徽淮北人,中共党员,2000届淮北一中校友,2007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10年考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分局,6年的一线窗口工作经历培养了他对群众的深刻感情。2016年,彭程被选调至深圳市宝安区人力资源局,2019年5月,经组织选派,任龙川县上坪镇梅坑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作为2019-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彭程得到广东省乡村振兴局通报表扬。




“彭书记,你下周还来吗?”

“彭书记,你什么时候再来?”

今年6月的一天,看着彭程在发动车子,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梅坑村路过的几位村民赶紧走上前,他们以为彭程驻村结束要离开村子,回到深圳原单位。

在村民看来,这位深圳来的第一书记爱笑,为人踏实低调,本着不爱麻烦大家的习惯,他要是回深圳,一定悄悄地,不想打扰大家。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好消息传到依山傍水的梅坑村,乡亲们在欢庆的同时流露出不舍,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和他们一起推倒危房盖新房、翻新泥路铺新路的彭书记是不是就要离开了?从那时起,村民们心里就上了一根弦:彭书记回深圳,一定要送一送,哪怕是掐一袋后院里的青菜,给彭书记带着。

对口帮扶显真情,累累硕果惠民生。在两年的时间里,宝安区人力资源局驻梅坑村工作队和梅坑村“两委”紧密配合,全情投身脱贫攻坚战,带领梅坑村全村贫困户如期脱贫。村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有了突破,村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越。

目前,梅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80元,贫困户有劳动力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63元。2019年11月19日,经过梅坑村村民代表大会全票表决通过,梅坑村所有贫困户实现脱贫,梅坑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梅坑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东北部,毗邻江西省,属东江水源保护区,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余亩,山林面积3.8万余亩,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803人。仍有贫困户40多户,涉及110多位村民。

整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路灯。因为坐落在东江水源保护区内,村子发展经济行业受限严重,村民看天吃饭,收入主要靠传统农耕及散养家禽。贫困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元。

习总书记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驻村工作队立足梅坑村实际,多措并举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为村集体未来稳定向好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在宝安区扶贫资金的支持下,2016年10月,通过投资50万元入股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每年村集体可获得6万元的分红收入,分红持续30年。后续又与河源市温氏禽畜有限公司合作,投资90万元建设养鸡项目,每年村集体可获得7万元的租金收入。

投资50万元龙川县上坪金丰水果实业有限公司养蜂、灵芝种植项目,每年村集体可获得4万元的分红收入。根据协议,后两个投资项目前两年的分红将分配给贫困户,每年每人可增收964元。

经济凋敝的小山村迎来发展飞越,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这些投资可拉动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每人增收逾2000元,村集体未来稳定向好发展被注入“强心剂”。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也才能攻克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从驻村开始,彭程和同事们就把党建引领扶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让老百姓信任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在2019年水灾及2020年抗击防控疫情工作中,党员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冲在一线,守护在村民身边。

来自盛产小麦的皖北平原,彭程对土地和农民有着别样的亲切感,红土地上没有熟悉的乡音,但朴实的笑容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相同的。

庄稼人有农闲农忙,但对彭程来说,一年四季、12个月,月月有事挂心头。村头林大姐家新盖了房子,要协助落实通水电。邓家的媳妇、江家的长子想找工作,要帮助他们联系 附近的企业,同时叮嘱包片干部跟进落实情况。疫情期间出行不便,村里多位慢性病患者需要处方药,需协调村医备好处方药。

不仅要带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村民们日常生活急需解决的大小问题,也被彭程写在走访的备忘录里,记在心里,保证件件有落实。

疫情期间,村里中小学生都上起了网课。走进贫困户家中,一个高三的孩子正拿着平板电脑在上网课,为高考复习紧张地准备着。“他们直接送到家里来的,还打开来帮我连上网络、装上App,比看小小的手机舒服多了!”18岁的胡彬开心地说。

在保障村里上网信号的同时,彭程还带领驻村工作队逐户进行排查,协调解决学生们的网课设备问题,确保网课能够正常进行,不能让疫情耽误学生们学习。

村里唯一一所小学有教职工10名,学生92人。原本学校的土墙四周滑坡隐患,院子里的泥地不方便师生出行。见此情况,彭程立即着手整理情况向上级汇报,推动扶贫资金向学校建设倾斜。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先后投资38万元,帮助梅坑小学改善条件。如今,修葺一新、各项设施齐备的梅坑小学旧貌换新颜。在彭程看来,扶贫要扶智,修学校,改善孩子们的上学条件,对于整个村庄、整个乡镇来讲,是造福子孙后代,是整个村庄的孩子都在受益。

“梅坑村能脱贫,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关键在于攻坚行动中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群众上下一心有奔头。”彭程如是说。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除了彭程校友之外,校友会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具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的爱心企业和人士,他们也为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彰显了奉献、助人的社会新风尚。

粤港澳大湾区的淮北一中校友们将继续努力奋斗,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640.webp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