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书农
个人介绍:
从1978年初进入安徽农学院读书到2021年底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在40多年时间中,白书农主要进行植物生物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因为各种原因,接触和程度不同地探索过不同的植物发育现象。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探讨过水稻杂种优势机理问题;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探讨过光周期对水稻雄蕊发育影响问题;在博士后期间主要探讨过植物无融合生殖和拟南芥EMF基因功能问题;在北大工作期间比较系统地研究过黄瓜单性花的发育机制、雄蕊早期发育过程调控的分子机制、染色质修饰对拟南芥根表皮细胞分化过程中模式形成的影响等。这些经历使得他在1993年提出了“植物发育单位”的概念、2011年“有性生殖周期”的概念、2013年“植物发育程序”的概念;到2016年把有关植物形态建成(植物发育)的核心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概括为“植物形态建成123”。通过一批志同道合朋友的“众筹”,在2023年把微萍构建成一个可操作的实验系统,实现了“植物发育单位”从概念到实体的转型。在对植物发育现象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他还对生命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和本科生命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过长期的思考。目前在北京大学暑假学期开设《生命的逻辑》课程。
教育经历:
1991 - 1994 , 博士后 , 植物发育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87 - 1990 , 理学博士 , 植物生理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83 - 1986 , 理学硕士 , 植物生理 , 武汉大学
1978 - 1982 , 理学学士 , 农学 , 安徽农学院
工作经历:
1998 - 2021, 教授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97 - 1998, 合作研究 ,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1996 - 1998, 研究员 , 中科院植物所
1994 - 1996, 副研究员 , 中科院植物所
1991 - 1994, 博士后研究生 ,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1990 - 1994, 助理研究员 , 中科院植物所
校友寄语:
从十的九次万年的时间尺度看生命,你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