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念
高中生面临较多的学习内容和较重的学习压力, 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和起起伏伏的成绩,有些学生会出现“费力没成效”的挫败感。因此,需要引导学生用建设性的视角来理解这些现象,从而唤醒希望感。
本课根据认知理论进行设计和辅导, 引导学生改变对“挫折”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趣味故事启发、真实案例分析、直观活动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挫折经历积极赋予意义,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利用“挫折”的价值,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高中生的思维接近高级形态, 思考能力增强,思考内容深入而抽象,思想活动变得复杂,这为进行这样一堂与“对挫折进行积极赋义,用价值取向来解读挫折”有关的思想启蒙类或者情感发展类的心理课提供了可能。
活动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挫折与挫败感的概念和区别,明白挫折不一定会带来挫败感。
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趣味故事启发、真实案例分析、直观活动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开始对挫折经历有意识地进行积极赋义,调整自己看待挫折的思维模式。
3. 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学生体会到利用挫折的价值来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的成就感和希望感,强化其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的意向,形成积极态度和积极人生观。
活动重难点
完成“触动情感”和“启动行为”两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利用挫折的价值来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的成就感和希望感,强化其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的意向,形成积极态度和积极人生观;
引导学生对挫折经历有意识地进行积极赋义,调整看待挫折的思维模式。
活动方法
趣味故事启发、真实案例分析、直观活动体验、交流讨论等。
活动准备
一人一张 A4 纸(或者灰色草稿纸)
活动对象
高中学生
活动过程
01热身阶段
师:欢迎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是一首词里的,同学们之前听过吗?
生:没有。
师:你对它有怎样的理解呢?
生:要学会借助风的力量飞向高处。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借由一堂心理课的时间慢慢加深对它的理解。首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趣味短片,同学们请看。
故事内容简介:
小猪为了吃到放在冰箱上面美味的饼干,想尽办法,尝试了踩高凳、叠纸盒、跳蹦床等十几种方法后,依然没能成功吃到饼干。
师:请问同学们,在这个视频里猪猪的目标是什么?
生:吃到饼干。
师:为了实现目标,它尝试了多少种方法?
生:很多种。
师:这些方法有没有帮助它达成目标?
生:没有。
师:你认为,这只猪猪最后会有怎样的想法或感受?
生:会很生气、难过、沮丧、绝望……
师:如果你是这只猪猪,你会愿意继续尝试吗?为什么?
生 1:愿意,因为已经尝试了这么多次,也许再试一下就成功了。
生 2:愿意,因为不管最后吃不吃到饼干,我都要把头上的罐子拿掉。拿掉罐子,不就可以吃到饼干了吗?
对后两个问题,教师要单独提问几位学生。有的学生认为这只猪会感到沮丧、绝望,但询问到他本人的时候,他说自己还是会继续尝试,因为都坚持很久了,也许再试一试就成功了……
师:可见,遇见同样的困境,也许有人会感到挫败,继而放弃,也许有人会选择越挫越勇。这是老师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一点,挫折和挫败感可以说是两回事,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阻挠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而挫败感指的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达成,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挫折易使人消沉妥协,但不绝对。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呈现主题,通过播放趣味视频、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挫折和挫败感。
02转换阶段
师:(过渡引导语)有那么一张纸,它的命运简直与这只猪猪如出一辙,总是经受挫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撕纸活动
教师引导语: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完好的 A4 纸,并在纸的右上方和左下方(不需要顶着边缘)画出距离较远的两点。
这张纸总是遇到挫折,每遇到一个难以面对或接受的困难、阻碍或挫折,就撕去自己的一角。请同学们按照它的想法,撕掉纸的一角(不限制具体怎么撕)。
这张纸想要让自己看起来依旧“完好”,对外还是呈现相对完好的长方形,请大家帮帮它——你可以对折这张纸,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使它呈现长方形。再遇到一个困难、阻碍或挫折,再次撕去纸的一角……
同学们,只要你还能继续撕掉一角, 你就继续撕,撕完之后用对折或其他的方式使它呈现长方形,一直这样重复操作,直到很难再撕或者再折起……
(二)师生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这张纸是怎样应对挫折和阻碍的?
生 1:隐藏。
生 2:掩盖。
生 3:逃避。
(2)照这样下去,这张纸的命运结局会怎样?
生 4:就是我眼前的样子,皱皱巴巴,破破烂烂,伤痕累累,残缺不全……
生 5:悲惨。
(3)你从展开的纸上看到了什么?
生 6:破洞。
生 7:折痕。
生 8:单薄。
(4)请同学们再细看,你之前画的两点还在纸上吗?
生 9:两个都不在了。
生 10:还有 1 个。
生 11:两个都还在。
师:谢谢同学们的回答。我也看到这张纸承受不住挫折,被摧残,它比较回避过往的经历,掩盖自己残缺的部分。照这样下去,它会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不堪重负。展开来的它看起来残破不堪,薄如蝉翼,而且形状各异……
设计意图
通过撕纸活动,直观地看见、体验一张纸的挫折人生。
03工作阶段
师:(过渡引导语)就像我们刚刚说的那样,挫折和挫败感可以是两回事,这张纸也想完成自己的人生逆袭,从悲情人设到强者风范,它到底怎么做的呢?原来,它在向一个人学习,它想参考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案例呈现
师:现在我们假设,这张纸是一个人的经历写照,“两点”代表人生的起点和目标,曾经撕掉的角落留下的“残缺”代表他遭遇的挫折。请根据以下故事,在纸上“目标点”或“残缺”附近的空白处填写相关信息。大家还可以猜猜他是谁。
人物经历如下:
1987 年出生,小时候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1996 年 9 岁, 成为绿茵足球俱乐部二线队的队长。
1997 年 10 岁,与小伙伴做游戏时意外触电,失去双臂。
1999 年 12 岁,开始学习游泳,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
2001 年 14 岁,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获得两金一银的成绩。
2003 年 16 岁,学习用脚打字。
2005 年 18 岁,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上获得冠军。
2006 年 19 岁,蝉联百米蛙泳冠军,进入北京残疾人艺术团,开始学习用脚弹钢琴。
备战 2008 年北京残奥会,患上过敏性紫癜,必须放弃训练,否则危及生命。
(二)师生交流
师:请问同学们,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什么?
生: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师:那么在追逐这个目标的路上,他遇到的挫折是什么?
生:失去双臂。
师:他接下来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领域是什么?
生:游泳。
师:在这条路上,他遇到的挫折又是什么?
生:过敏性紫癜。
师:同学们,在你的纸上,他的起点和终点可以用完整的线段连起来吗?
生 1:很难,中间有破洞。
生 2:不能,我的纸上只剩下一个点了。
师:根据大家通过读他的故事对他形成的初步印象,你觉得他还会找到新的人生目标吗?预测一下,他的人生将有怎样的走向呢?
生:会,也会一步一步取得成绩。
师:是的,2008 年,他 21 岁,做客 CCTV-10《讲述》栏目,讲述“断臂琴缘”;参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与刘德华合作《天意》。2010 年23 岁,参加《中国达人秀》,拿到全国总决赛冠军;做客《开学第一课》。2011 年 24 岁,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上演奏《梁祝》,还在其他领域拥有自己的作品……大家能猜出他是谁吗?他就是 2012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断臂钢琴师”刘伟。在自己的人生图纸上,他一次又一次确定新的意义和奋斗目标。
(三)心的启迪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 可以重新换纸)确定“目标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起点”和“目标点”连接起来。思考并在纸上写下你的答案:刘伟曾经的挫折对他后来在钢琴表演上取得小小成就产生了什么作用?
生 3:一步一步逼着他开发更多的身体功能,锻炼了脚趾的灵活性。
生 4:锻炼了他的意志力,挫折只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但是他该有的体验和成就还是有了,也许更丰富吧。
生 5:没什么作用,他本来就很努力、坚强,如果不是意外,他也可以在之前的领域有所成就……不过还是让他更坚强。
师:是的,意外就是意外,辛苦就是辛苦,只是个人的选择大有不同。刘伟选择了坚韧,纸的人生也可坚韧。同学们,我们试试看,能否将纸张再叠回去。换个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纸的缺口、折痕、单薄,我们也可以看到纸的坚厚。我想和你们分享的是,就纸的命运来说,每经历一次挫折,纸变小了,也变厚了,同时越来越不容易被撕碎了;每个人的纸最后的样子都不尽相同;有些纸虽然中间空了,但只要愿意,总能找到走得通的路。隐喻到我们的生活,每经历一些事情,人生就会留下印记,阅历更丰富。思想变得成熟、圆融,心也变得坚厚;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不尽相同,各有各的折腾;尽管辛苦,只要愿意,总有走得通的路。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的,“你可以消灭我,但你不能打败我。”对于纸来说,只要我还存在,我就有厚度。
(四)我的成长
师:现在,请同学借着这张纸写一写自己的故事,请在纸上写下自己拥有过的目标、自己经历过的挫折、挫折带给自己的影响。将纸折叠起来,感受它的厚度,接纳它的力量,想象它想对你说一些鼓励的话……
生 6:只要存在,就有厚度。
师:其实,心理老师也有话想对你们说。首先我们一起听听杨幂的励志语录。
播放视频,借杨幂的采访视频深化主旨,加强直观感受和触动。
“任何一个给你留言的人,他是你草船借来的箭,所以你应该感谢每一个想骂你的人,就等东风吹起的时候再说吧。”现在,我们来讲讲标题吧,曹雪芹借薛宝钗之口说出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在讲述《临江仙·柳絮》创作意图时说:“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别看柳絮轻薄,只要愿意借着风,它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轻薄未必是坏事。那风到底是顺风还是逆风呢?全凭柳絮自己愿意。同学们,只要不执着于一定要用直线的方式达到目的地,没有什么东西会难住你,只要你愿意,总有通的路。
设计意图
结合“断臂钢琴师”刘伟的真实案例,利用榜样的力量指导学生们用新的视角理解挫折;展开解释标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含义,也帮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04结束阶段
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然而,我们并不美化苦难,而是歌颂希望。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把眼光放长,从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直到心路宽阔、坦荡。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享受生命的旅程,在经历中看见成长的自己。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利用“挫折”的价值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
总结内容,升华立意,加深感悟,促进成长。
活动反思
该设计主题立意深刻,教学内容生动,活动形式丰富,过程过渡自然,逻辑紧凑。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重视学生的直观感性体验和抽象理性感悟、总结。
成长型思维里有一个表现是,“将失败或挫折当作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此设计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过程详细展开并深入论述,使学生非常乐于了解、接纳并易于内化。
该活动设计虽不分享方法技巧,不解决生活中的某类具体问题,但考虑到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灵成长与人格发展需要,值得尝试这样一堂比较有深度和高度的课程。
总体来看,设计比较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过渡自然、逻辑紧凑,形式多样、丰富有趣,还很有深意,希望能带给学生或多或少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赵艳榕,常保瑞. 成长型思维与青少年学习投入的关系:坚毅和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4,12(2):85-96.
本文刊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年第14期。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