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线上求知,五中学子探科技新航;博雅论道,哈工教授论空间妙章———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学生线上参会博雅论坛

发布时间:2025-05-09 09:05 作者:石勇  来源:淮北市第五中学  打印

保护视力色:        字号:  

      2025年5月6日下午,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的学生们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合肥一六八中学举办的博雅论坛。此次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宏教授以“空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展望”为主题,从国际发展历程、我国研究现状、操控技术挑战、未来展望与愿景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技讲座。
1.webp.png
 国际空间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中探索前行

      刘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空间机器人发展历程。空间机器人需在高真空、大温差、强辐射、微/低重力等极端环境下作业,面临工作环境恶劣、耦合运动复杂、操作任务精细等难题,国际上核心技术受封锁。从研究现状看,作业形式从简单抓持向复杂精细操作发展,作业范围、工具、过程、对象及操控方式不断升级,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从基础到精密的演变趋势。 
2.webp.png
我国空间机器人:成果斐然,跻身前列

      随后,刘教授展示了我国在空间机器人研究进展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13年试验七号空间机器人起步;2016年天宫二号实现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使我国在轨灵巧操作技术跻身国际前列;2021年实践二十一号高轨空间机器人实现国际首次高轨非合作目标抓捕及多种精细操作,同年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投入使用。截止目前,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完成合作目标自主跟踪捕获的国家。 
3.webp.png
技术挑战:突破瓶颈,保障安全

      在谈及空间机器人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时,刘教授重点介绍少样本学习模型优化。需以最少训练快速适应新任务,融入物理约束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并通过多阶段安全保障手段,应对计算资源限制与空间操控高成功率要求,确保极端环境下的操控安全。 
4.webp.png
展望未来:明确方向,提升能力

      在对空间机器人技术进行展望时,刘教授总结道,国际在轨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迅猛。我国虽有良好开端,但面对国家紧迫的空间在轨服务需求,亟需围绕“抓、修、造”三大重点领域开展试验验证,全面提升我国空间在轨服务及攻防技术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推动空间机器人技术持续发展。

5.webp.png

6.webp.png

      通过本次线上参与博雅论坛,淮北五中分校的学生们跟着大师的思路,系统了解了空间机器人领域的知识,激发了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热情。学校负责人表示,淮北五中分校将继续利用线上平台优势,为学生搭建接触前沿科技的桥梁,助力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科技创新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