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行走中成长 实践中求知——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高一年级研学旅行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20 10:05 作者:石勇  来源:淮北市第五中学  打印

保护视力色:        字号:  

      为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2025年5月14日至15日,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赴合肥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行走中的课堂”为理念,融合历史文化、科技探索与校际交流,让学子在实践中开阔视野、锤炼品格。

首日行程

追溯历史文脉,搭建交流桥梁

      5月14日清晨6时,淮北五中分校的高一学子身着整齐校服,在校园内集结完毕,带着期待与兴奋踏上前往合肥的旅程。车厢内,师生你先唱罢我登场,同学们兴致盎然,青春的朝气洋溢其间。

1.webp.png

2.webp.png

3.webp.png



开营仪式

纪律与精神的双重洗礼

      抵达合肥后,开营仪式于10时30分正式举行。校领导在致辞中强调:“研学不是简单的游览,而是用脚步丈量文明,用心灵感悟责任。”教练随后进行纪律宣讲,明确安全规范与团队要求。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研学,展现淮北五中高一学子的风采。

11.webp.png

22.webp.png

33.webp.png


红色教育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的家国情怀

      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重温那段“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历史。展厅内的文物史料、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演绎,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看着陈列的枪支、帆船模型与烈士名单,同学们神情肃穆,深刻体悟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4.webp.png

文化浸润

安徽名人馆中的文明巡礼

      下午,同学们走进安徽名人馆,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从包拯的刚正不阿,到曹操的雄才大略;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科技报国,到严凤英的艺术传承,馆内展厅全景式展现了安徽名人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卓越贡献。通过赏析名人手稿、书画作品与互动装置,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安徽文化的深厚底蕴,纷纷表示要以先贤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
5.webp.png
校际交流

走进合肥一六八中学的思想碰撞

      作为研学的重要环节,同学们走进合肥一六八中学本部,受到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校园参观中,现代化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充满创意的社团活动室让大家赞叹不已。两校学子围绕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展开座谈交流。这场跨越校际的交流,不仅增进了友谊,更让同学们拓宽了学习视野。

111.webp.png

222.webp.png

333.webp.png

444.webp.png

篝火之夜

集体生活中的青春风采

      夜幕降临时,师生们抵达三河古镇军典教育基地,迎来期待已久的篝火晚会。火光映照下,同学们组织的大合唱、民族舞轮番上演,欢呼声此起彼伏。其间,带队老师特意引导大家将文明习惯融入生活细节。晚会结束后,带队老师与教官逐一查寝,确保每位学生安全休憩,研学首日在温馨有序中落下帷幕。

1111.webp.png

2222.webp.png

3333.webp.png


次日行程

古镇寻踪探幽,科技启迪未来

      5月15日清晨,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开启第二天的研学。在三河古镇,同学们依次参观董寅初纪念馆、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董寅初纪念馆中,华侨领袖“实业救国、矢志不渝”的生平事迹,让大家感受到海外赤子的拳拳爱国心;刘同兴隆庄的古商号、账房场景,再现了徽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的经营智慧;杨振宁旧居的照片与手稿,展现了科学巨匠的成长轨迹。穿梭于青石板路与古宅之间,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读懂了“家国天下”的深刻内涵。
1.webp.png
科技探秘

省科技馆里的未来之旅

      5月15日下午,研学队伍走进安徽省科技馆,开启一场震撼的科技之旅。七大展馆各具特色:科技展览馆的机械装置互动体验,让同学们亲手揭开“能量守恒”的奥秘;自然馆的恐龙化石与地质模型,带领大家回溯地球演化史;宇宙馆的星空模拟剧场,仿佛将星河带入眼前。同学们在氛围中,真切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

2.webp.png

3.webp.png4.webp.png

5.webp.png

6.webp.png

满载而归

研学尾声的成长感悟

      下午3时,随着返程车辆缓缓启动,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晚上八点半左右,研学之旅全体师生全员安全返回。校长洪丽,副校长石勇,当日值班领导、副校长郗磊在校园行知广场等候,对全体师生给予慰问,嘱咐大家好好休息,回家注意安全。
7.webp.png
      此次合肥研学之旅,是淮北五中分校落实“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同学们在历史场馆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科技殿堂中点燃创新梦想,在集体生活中锤炼自立品格,在交流互动中收获真挚友谊。正如带队老师所言:“研学的意义,在于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让成长的养分‘融’进去。”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研学课程,让更多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遇见更好的自己。